来源: 中国税务报
基本情况
南通某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4日,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服装、针织品、鞋帽、床上装饰用品、服饰工艺品制造等,有自营进出口权。
2008年8月,江苏省如皋市国税局在对辖区内企业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进行计算分析时,发现该公司2007年所得税贡献率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并低于同行业所得税贡献率。为此,该局决定对其2007年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案头分析
评估人员对该企业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疑点。
1.企业存在诸多关联方,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的问题。
2.2007年企业所得税名义贡献率、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明显,是否有利用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调节应纳税所得额的现象。
3.企业损益表主要核算的是哪些内容,其所核算的内容是否应履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报批程序,是否已报批。
4.在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中,企业纳税调整项目:纳税调整增加额79.72万元,纳税调整减少额88.81万元;同时比较2006年(减免期内)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纳税调整项目:纳税调整增加额845.04万元,纳税调整减少额350.84万元。相近的两个纳税年度,何以纳税调整金额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否存在纳税调整不全面等问题。
评估约谈
针对以上疑点,评估人员对该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
1.关于是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税负、转移利润的问题。企业解释,虽然公司存在诸多关联方,但各公司内部交易价格均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签订合同,并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开具增值税发票结算,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调节增值税税负、转移利润的问题。同时,企业提供了关联公司南通某贸易公司、宿迁某服装公司2006年、2007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期间费用等利润指标数据,从数据看,无明显的利用关联方业务调节收入和利润的问题。
2.关于所得税名义贡献率、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原因。企业解释,因近年来外贸出口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贸行业的利润已下降到极点。而国内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上涨,工人工资的上调,以及员工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使服装加工行业更加利薄。产品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是导致毛利率下降、利润减少、所得税贡献率减少的最重要原因。为了能维持公司的净利润,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公司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研发自己的品牌,筹建初期,各项费用支出非常大,导致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贡献率与2006年相比下降明显。
3.关于营业外收支是否有波及应调整应税所得额问题。企业提供了两年的营业外收支明细情况。经审核,营业外收支均已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4.关于2006年、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金额相差较大问题。企业提供了纳税调整项目明细。
经过约谈,部分问题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大部分疑点得以排除。但是,对未排除的疑点问题,评估人员拟定了下一步实地核查的主要内容:一是抽取部分批次产品核算过程进行验证,实地核查企业成本核算过程的真实性、准确性;二是对企业2007年费用支出原始凭证进行抽审。
实地核查
随机抽取2007年12月部分批次的产品完工入库凭证进行分析检查。评估人员注意到,企业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单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列示清晰,相关数据均有相应的计算依据和完整的数据归集分配过程。但在部分批次的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单中,“直接人工”部分有两块内容,一块金额较大,另一块金额相对较小。调取企业的应付工资明细账进行核查,发现应付工资总额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其中金额较大的一块分别计入了生产环节各车间工人应付工资明细账,有详细工资明细表相对应;金额较小的部分,有2万~6万元,全部计入了一个人的应付工资明细账,通过应付工资明细账调出相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核查,发现有个人不定时大额付款,与一般工人工资金额、按月支付不相符。同时,企业也不能提供此人的用工合同和相关证明材料。经询问,核实这部分金额较小的工资,实际上是企业把原料外发给个体工商户加工,因未能取得合法票据而通过自制工资凭证列支的加工费。也就是说,个体工商户以工资形式,从企业支取加工费。
选择抽取2007年期间费用明细账部分金额较大的金额进行分析核查。评估人员对照2007年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账抽取部分较大金额凭证核查后,发现部分应当在2006年(免税期间)支付的费用,由于发票结算不及时等原因,财务人员直接记载于2007年。
评估处理
针对实地核查中发现的,以自制工资形式列支委托外面加工计55.94万元,2007年初列支属2006年度的费用71838.75元两项问题,企业主动要求重新调整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并于2008年10月自查缴纳企业所得税20.83万元,同时按规定缴纳了滞纳金9061.46元。
由于该企业纳税评估补充申报税款已达移送稽查标准,2008年11月,评估人员按规定向稽查局进行了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