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务稽查

详解会计准则,稽查员点破企业糊涂账的案例分析

  来源;税网

    日前,甘肃省安西县国税局查获了一起利用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偷逃增值税的案件。查案过程中,稽查人员对会计准则的准确把握给被查企业的财务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实施检查前,安西县国税局的稽查人员了解到,该企业账务健全,财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业务水平较高;该企业与客户群是长期合作关系,客户均为一般纳税人,销售时全部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能够及时申报应税销售收入及增值税销项税额。于是稽查人员将检查重点放在了企业取得的抵扣凭证上。 
  经检查,企业取得的抵扣凭证全部通过认证系统认证,不存在以虚假的抵扣凭证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情况。 
  鉴于该企业抵扣凭证较多,稽查人员根据重要性原则,对企业单张金额较大的抵扣凭证进行了详细的审阅。审阅过程中,他们对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产生了疑问:这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的购进货物为提升电控,金额为50598.29元,税额为8601.71元,价税合计为59200元。单张金额较大,货物不属于构成企业产品的原材料组成部分,那么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带着疑问,稽查人员调阅了企业的记账凭证,发现企业是维修了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升降机,并全额在制造费用中列支。稽查人员随即调阅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明细账,了解到该企业的升降机入账的原始价值为50000元,修理费用达到了该项固定资产原值的118.4%。 
  至此,稽查人员请企业会计人员详细说明该笔业务过程。对此,会计人员解释为:因为企业的升降机使用频率较高,磨损较大,电路老化,提升电控安全系数不高,出于对员工安全负责,企业就更换了提升电控。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安全检修,属于日常修理,就在制造费用中列支了。当稽查人员询问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情况时,会计人员解释道:“因为是日常修理,就在当月进行纳税申报时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根据这一规定,稽查人员向会计人员指出,企业所谓的日常修理,因修理费用达到了该项固定资产原值的118.4%,远远超过了20%,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人员辩解说:“升降机原来要值四五十万元,只是别人使用过几年,我们买的是旧的,所以价格便宜,只支付了50000元。要是按原值四五十万元入账,我们的修理费用也仅仅是原值的10%多一点,达不到20%。我们认为不应按视同改良支出来处理,而应直接在当期扣除。” 
  对此,稽查人员当即指出,根据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七条规定,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虽然购买的升降机原值为四五十万元,但支付的价款为50000元,且不再有支付价款的义务,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应按50000元入账。而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财会〔2001〕57号)第二十四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经维修,升降机使用时间已延长两年多了,无论从维修支出占升降机原值比例,还是从升降机经济使用寿命的延长时间上讲,发生的维修费用支出59200元都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来处理。 
  经过一番解释,会计人员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会计处理我清楚了,但这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的,它和增值税申报抵扣该没有关系吧?”看着会计人员心存侥幸的样子,稽查人员索性直接指出:“根据你单位《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在‘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核算,待改良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则对非应税项目作了明确规定:条例第十条所称非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如果你单位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办法》进行会计处理,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改良支出的进项税额则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听了稽查人员如此专业的解释,企业会计人员才心悦诚服地承认,因为企业当期资金周转困难,为了减少现金流出,他们就故意模糊了固定资产日常维修支出和改良支出的界限,多抵扣了税款,没想到还是被稽查人员查了出来。 
  至此,一起利用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偷逃增值税的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阅读次数:293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